兴宾特色产品
1.广西非遗食品石陵红薯粉
“石陵手工红薯粉制作技艺”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“传统技艺”大类,让这个兴宾区红薯粉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法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!
每年11月初红薯收回后,农户们开始洗红薯、打红薯、蒸红薯粉。传统手工红薯粉因为具有独特的加工技术,加上天然的地理条件,手工制作的红薯粉韧道十足,口感独特,口碑很好。目前,该镇已将手工红薯粉列入重点打造项目。
红薯粉作为广西来宾的本地特产,醇香有嚼劲受到广大群众喜爱,兴宾区石陵镇的红薯粉的制作手艺更是历史悠久,相传有上百年的历史。
2.桥勒生姜
桥勒生姜主要以大肉姜为主,分布在6个自然屯。经过近年来的发展,目前桥勒生姜种植渐成规模,2006年,全村委生姜种植面积达3500亩,最高亩产达8500斤,总产量达到400多万公斤。七洞乡桥勒村民委独特的气候,土壤肥沃,种植出来的大肉姜个大、表面光滑、无病斑、很有卖相和市场价值。而且该村委种植的大肉姜具有产量高、肉体厚、颜色白、味道甜等特点,是家肴不可少的调味品,有健胃祛寒的功效。
3.兴宾蜜柑
广西兴宾区国营凤凰华侨农场自1982年始种植柑桔,以种植温州蜜柑为主,到1988年全场柑桔种植面积4500亩,最高产量在1994年达750万公斤,产值达1100万元,曾获得广西优质果品奖(早熟温州蜜柑二等奖,中熟温州蜜柑三等奖)。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,因为柑果外型好、甜度高很受各地客商欢迎,产品远销北京、广东、海南、越南。
4.石牙豆腐
“磨砻流玉乳,蒸煮结清泉。色比土酥净,香逾石髓坚。”说起豆腐,就会不经意间想起郑允端的《豆腐》诗。豆腐,是寻常百姓家的饭桌上最普通的一份菜肴,因其价格亲民、味道清香、口感嫩滑、营养丰富,而深受百姓喜欢。从豆腐衍生出来的水豆腐、老豆腐、油豆腐等豆腐制品也深受大众喜爱。
石牙豆腐为家族祖传秘方,已经有百年历史传承,土方工艺,纯黄豆制作无石膏、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,一块豆腐的诞生需要经过选豆、泡豆、打浆、摇浆、煮浆、凝固、入豆盘、压盘、打刀到做出豆腐块等传统的操作工艺。而制作豆腐的关键在于选豆,要求每一粒豆子都要优质、饱满。接着是泡豆,夏天豆子要提前在水中浸泡8个多小时,而冬天则需要到10个小时,通过长时间的浸泡,让每一粒豆子都充分吸收水分,让豆子体内阴阳价值充分激发出来。然后在经过打浆、摇浆、煮浆、凝固、压盘、切块等工序,一颗富含匠心与传承的豆腐才真正成型。
石牙豆腐坊主要生产油豆腐、豆腐皮、五香豆腐等豆制品,采取“订单+线下+展销”的联动模式发展年产量达7万斤,年产值约63万元,长年有稳定的供货量。
油炸好的油豆腐。
【重要提醒:广西信息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,来源于互联网或作者自行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本站无心侵犯了您的版权及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!本站所载的文/图等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或转载所发生相关责任请自行负责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