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凭祥人口民族情况
老凭祥照片(来源:知乎网站)
土州时代,“民无册籍,户口不编,例不编丁。”
民国16年(1927年)始有户口数字记载。当年全县4乡有4507户,20341人。民国28年至34年间,日军3次入侵凭祥。“凭祥县被日军杀害和染病死亡计1008人,患病3000多人,逃离的为数也不少”(《广西壮族自治区抗战人口伤亡统计表》)。尤其是民国27年至民国34年,全县人口就减少3408人。至1949年12月,凭祥全境解放时,户口为2952户,13433人。民国16年至38年22年间,人口最多的是民国27年,25267人。
1951年5月,凭祥县划归宁明县。原城厢乡、隘口乡划为宁明县一区(即凭祥区),凭祥区总人口3315户,14433人,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12.1%,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7.9%。1955年凭祥区从宁明县划出设立凭祥镇,1957年改为市,镇、市总人口分别比1954年增加21.7%、65%。1957年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到39.9%。1958年12月,凭祥、宁明、龙州三县市合并为睦南县,县治设于凭祥,凭祥非农业人口占当年总人口上升到52.9%。1959年5月,睦南县分为宁明、龙州两县,凭祥属宁明辖,1960年人口比1959年减少3008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减少1131人。减少原因,主要是流向越南,少部分人返回原籍。1962年精减职工,部分外县籍职工和家属迁出,部分非农业人口转为农业人口,全市人口比1961年减少860人,非农业人口减少2424人,农业人口增加1564人。1969年净化边防,内迁部分“四类分子”及其家属,全市人口比1968年减少1025人,非农业人口减少2081人;1970年非农业人口又比1969年减少370人。1981年,夏石公社(1984年改为乡)划归本市,全市人口比1980年增加7072户,38699人。1985年末,全市总人口15685户81137人,平均每户5.2人。非农业人口14607人,占18%,农业人口65530人,占82%。1985年,扣除夏石乡人口数,全市人口59070人,比1949年增加3.4倍。
2020年全市人口普查中,常住人口为129843人,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2159人相比,十年共增加17684人,增长15.77%,年平均增长率为1.47%。全市常住人口中,汉族人口为30391人,占23.41%;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9452人,占76.59%,其中壮族人口为97518人,占75.10%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汉族人口增加4627人,增长17.96%;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3057人,增长15.11%,其中壮族人口增加12428人,增长14.61%。
2023年底,常住人口12.84万人,城镇人口8.43万人,城镇化率65.65%
凭祥范围内居住着壮、汉、苗、京、侗、瑶、布依等17民族。
来源:凭祥政府网
【重要提醒:广西信息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,来源于互联网或作者自行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本站无心侵犯了您的版权及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!本站所载的文/图等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或转载所发生相关责任请自行负责。】